3月8日,农业联组讨论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说,“我们还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中央确立的‘立足国内、以我为主、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随着我国粮食产量“12连增”、库存也达到历史新高,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终于解决了”的乐观情绪。对此,任正晓指出,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仍面临严峻挑战。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产量稳定登上1万亿斤台阶是始于2007年,接下来连续4年保持在1万亿斤,2011年、2012年达到1.1万亿斤,从2013年开始连续3年产量都在1.2万亿斤以上,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屡创新高。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粮食消费需求也在同步持续增长。“这9年间,除2009年粮食产量10616亿斤、消费量10522亿斤,当年产需平衡节余94亿斤外,其余8年每年都产不足需,年均产需缺口达169亿斤。”任正晓说,这表明我国粮食在连年增产高产的条件下,粮食产需依然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任正晓强调,事实上我国粮食安全仍然面临消费刚性增长、生产硬性约束的双层挑战。一方面,我国人口持续增长,2015年净增加680万人,直接形成口粮的刚性需求。加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肉蛋奶等粮食转化产品日益增多,也就是间接消费的粮食更多,这将持续导致粮食消费量的刚性增长。另一方面,耕地、淡水资源、农业有效劳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要素对粮食生产的刚性约束越来越突出,粮食进一步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