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其肥料分会2015年年会暨标准审查会于2015年12月9日至11日在广东珠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标委会及分会委员或委员代表、标准起草单位代表、相关生产企业代表等共计108人。会议由标委会秘书长刘刚和商照聪主持,会议分析了化肥行业的运行情况,审查了4项国家标准和7项行业标准,并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食品标准部农业处转发的农业部起草的《肥料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同时还讨论通过了化肥标委会2016年拟申报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建议。
全体委员和委员代表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制定管理暂行办法》及标准制定的相关规定,对4项国家标准(硼镁肥料、肥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的测定、肥料分级及要求、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和7项行业标准(水溶性磷酸一铵、海藻酸类肥料、肥料级磷酸二氢钾、腐植酸复合肥料、含海藻酸尿素、含腐植酸尿素、复混肥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进行了细致认真地审查,并通过投票方式通过了这11项标准。
其中国标《肥料分级及要求》是这次审查的亮点,该项标准创新性地按照肥料中含有的可能会对土壤或作物造成危害的指标对肥料进行了分级,这些指标包括化学肥料生产原料中可能带进来的重金属、缩二脲以及氯化钠、氟化物等杂质盐类、矿物放射性和部分有机污染物,以及有机肥料由于原料来源复杂可能带来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病原菌等,该标准对生态级、农田级、园林级肥料中含有的各项指标做出了相应规定。目的是通过肥料分级、分类管理,将不同品质的原料应用在不同的目的植物上,控制不宜使用的污染物尽量不会通过肥料进入食物链,这样既可以避免环境污染和确保粮食安全,又可以将合适的肥料用在适合的植物上,保证肥料原料的有序、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