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4年度全国进口食品接触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4年度,我国各级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4776批不合格进口食品接触产品,货值4507.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0.7%和274.5%,不合格率为6.0%,为近3年最高。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标识标签、安全卫生项目及其他项目检验不合格,其中,家电类和金属类制品质量安全问题相对严重。值得注意的是,进口家电类食品接触产品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据悉,与食品接触家电类产品是首次纳入质量分析范畴,家电类制品实验室检测比例最低,而检测不合格率却最高。此外,塑料制品蒸发残渣、丙烯腈单体、脱色等指标不合格情况仍普遍存在。纸制品、日用陶瓷及其他制品(主要是玻璃制品)检测不合格率相对较低。同时,鉴于部分食品接触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已制定实施30年,且一些新材质和产品尚无标准,婴幼儿用食品接触产品未单独制定指标限量,现有标准未能根据食品接触产品的实际用途,有针对性地设置检测项目等情况,质检总局建议加强食品接触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