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资讯

中国需要利用好天然气价格下跌的窗口

2015-03-03访问次数:366编辑:来源: [ ]

 

 

国际油价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大幅下跌,深刻改写了全球能源市场。以沙特为首的OPEC成员国为争份额扩大供给,是造成此次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直接原因,背后则是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带来的产出增加,打破了长期以来OPEC对原油供给的垄断。一个逐渐凝聚的共识是,国际原油市场的定价权正在从卖方转移至买方,更低的价格可能将成为原油市场的“新常态”;与此同时,受到冲击的不仅是原油市场及其下游产业链,替代能源的市场格局也正发生深刻的转变。

 

由于亚洲市场将天然气与石油价格挂钩,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困扰亚洲天然气市场经年的“亚洲溢价”竟然在短时间内被抹平了!20143月,日本的LNG交割价格达到2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是欧洲价格的两倍。一年后,亚洲的LNG价格暴跌至7美元——虽然仍高于美国价格,但已与欧洲价格持平甚至略低。

 

对于亚洲地区的天然气净进口国,亚洲溢价的抹平意义重大。在日本,由于LNG进口价格更低,1月份日本贸易赤字较一年前减少了60%;在印度,相对实惠的天然气意味着印度可以用它来发电,印度能源部长表示,今年应该能避免电力短缺;更大的影响可能在中国,在日趋严峻的环保压力下,中国政府着力推广清洁能源,以形成对煤炭和石油的替代,天然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据显示,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从2009年的895亿立方米,增长到2013年的168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速15.64%;供需缺口从2009年的40多亿立方米,扩大到2013年的500多亿立方米,到2020年可能进一步扩大至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价格的下跌以及亚洲溢价的抹平,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不菲的红利。据悉,国内能源巨头如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都在抢购售价便宜的、今春交割的天然气,迁延十年的气荒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要指出的是,中国对于天然气价格下跌窗口期的利用,不应局限在“抄底”买气,这只是最简单的方式之一。随着天然气价格的下跌,中国在天然气进口方面将获得更多的定价权,可以借此机会形成对需求方更加有利的定价机制;同时,在国内,天然气价格的下跌也为天然气价改提供了机遇,相比于以往,此时推动阶梯气价改革阻力更小,更容易为各方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