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资讯

高能耗产品不做“霸主”又何妨

2015-01-09访问次数:770编辑:来源: [ ]
 

高能耗产品不做“霸主”又何妨

作者:王云立  2014年12月31日   来源:中国化工报    
 
 

  近几年来,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南亚的越南,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等国黄磷产业发展较快,已在国际市场上叫板并阻击传统出口巨擘中国的黄磷产品。对此,国内众多中小黄磷企业表示担忧与不平:黄磷是我国长期优势出口产品,拥有200万吨以上巨大产能,在当今供需关系已经严重失衡的状况下,国家应当重启出口退税政策,并在现行20%出口税率基础上适度下调,以此抗衡国际竞争对手,稳固中国黄磷出口地位,改善国内黄磷产业生存状况。

 

  其实,无论是从新兴国家黄磷生产成本和享受的税赋优惠情况来看,还是从国内外企业所面临的国情、经济、资源等情况来分析,海外黄磷产业显然已经占得了打价格战的先机,获取国际黄磷贸易优势地位并不意外。而且,如果通盘考量近20年我国黄磷出口量保持世界第一的得与失就不难发现,由过剩导致的无序竞争使国内黄磷出口价格奇低,甚至可以说是黄金只卖了铜价钱,黄磷对外贸易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没有得到多少益处,反而让海外买家捡到了大便宜,实际上就是肥水肥了别人田。由此可见,此时中国即使让出黄磷出口的“霸主”地位,也并不是什么大损失。

 

  须知,磷矿属不可再生战略资源,用一点就会少一点。中国磷矿资源储量看似很大,已经探明的磷矿储量为40亿吨,约占我国磷矿资源总量的1/3,其余大部分现在难以开采。同时磷矿富贫比例很不理想,含量24%以上的中高品位富矿仅占20%,剩下80%为低品位磷矿。更需要提醒的是,几十年来,在磷化工生产中选富弃贫现象普遍,使用的基本都是含量28%以上的富矿,目

 

  前优质磷矿所剩无几,今后国内黄磷加工必将面临优质磷矿资源枯竭的尴尬境况。

 

  黄磷属于高能耗、高排放的“两高一资”产品,每生产1吨黄磷需要消耗磷矿石10吨、工艺电1.4万千瓦时以上、焦炭2吨、硅石2吨,生产过程中还要消耗一定量的动力电。另外生产1吨黄磷要副产10余吨磷渣和磷泥,其中含量3%~5%的磷元素,处理不好会对环境形成严重污染。所以,从合理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中国长期保持黄磷出口量世界第一的局面并非值得骄傲的事。

 

  当然,这并不是说今后我国黄磷就不要出口了,而是要斟酌出口什么档次的产品。据悉,摩洛哥、突尼斯、越南等后起之秀的黄磷品质还不高,其他各项服务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与其比拼低档次产品,而是要另辟蹊径,适时走高精尖路线。特别是要在黄磷生产的精制环节下功夫,着力出口高纯度优质黄磷产品,并坚决实行优质优价,由此打造中国作为黄磷强国的新品牌、新形象。

 

  实际上,除了黄磷之外,像烧碱、纯碱、尿素等大宗高能耗化工产品,都应当抱着这种观念来开展对外出口,不求“霸主”地位,而善谋利润、资源能源、环境的综合效益,让中国的“两高一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来个彻底的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