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近年来,我国援非医疗逐步形成了以医疗队为基础,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双轮驱动的新格局,积极参加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援助。
2014年,中国向西非受埃博拉疫情影响的国家提供7.5亿元紧急援助,派出1200名医务人员和公共卫生专家赴非抗疫。2016年以来,中国派出专家组分别赴安哥拉、马达加斯加、刚果(金)、乌干达等国家,帮助防控黄热病、鼠疫、埃博拉等疫情。与坦桑尼亚共同实施的疟疾合作项目大大降低了当地的疾病负担,取得良好效果。与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共同实施的血吸虫病防控合作项目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评估专家组高度评价,认为值得其他非洲国家借鉴学习。援建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这是数十年来中非公共卫生合作的一个缩影,也是中非合作的典范,彰显了中非卫生合作的紧密与深入。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非守望相助,携手合作。2020年2月非盟部长理事会发表公报支持中国抗疫努力,是全球首个给予中国声援的重要地区组织。新冠疫情在非洲暴发以后,中国率先驰援,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我们向非洲国家提供疫苗和防疫物资,共同举办5次“中非连线、携手抗疫”系列视频交流会,深入交流防控疫情经验。我们向17个非洲国家派遣抗疫专家组,开展政策交流和技术指导。派驻在非洲国家的中国医疗队积极协助当地抗疫。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中非公共卫生领域合作,支持非洲疾控中心建设,实施公共卫生合作项目,共筑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