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资讯

中国一带一路网记者: 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和自然延伸。非洲的发展需要大量务实合作项目支持,请问中非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绩,下一步有什么工作打算?

2023-12-21访问次数:227编辑:中国磷复肥网来源: [ ]

徐建平:

谢谢您的提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目标、愿景高度契合,受到非洲国家的普遍欢迎,非洲53个建交国中,已有52个国家与我们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了中国—非盟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工作协调机制。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方,10年来,中国同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不断深入,建成了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有力促进了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一是打造了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有力改善了非洲基础设施。在铁路合作方面,肯尼亚蒙内铁路带动沿线物流业和制造业快速发展,物流运输成本大幅下降40%,对肯尼亚经济增长贡献率超1%,成为了一条助力肯尼亚繁荣发展的“幸福之路”。在公路合作方面,亚的斯亚贝巴—阿达玛高速公路是埃塞俄比亚第一条高速公路,将两个城市间的车程由原来的两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带动了沿线地区交通出行、物流运输以及旅游经济等快速发展。在港口合作方面,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建成并投入运营,成为西非地区重要的现代化港口,有效提升了尼日利亚海运能力和区域物流枢纽作用。在能源合作方面,安哥拉凯凯水电站为当地直接提供超过6000个就业岗位,建成后可满足安哥拉全国50%以上的电力需求。在新基建合作方面,坦桑尼亚国家光缆骨干网项目使坦桑尼亚通信成本下降了57%,被誉为“信息坦赞铁路”;“智慧塞内加尔”项目推动塞内加尔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为落实“振兴塞内加尔”计划注入了新动力。

二是建设了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有力促进了非洲国家民生改善。在减贫惠民方面,中国在非洲建成了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了玉米密植等3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带动当地农作物平均增产30%至60%,助力非洲国家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推动实施“百企千村”活动,在非企业通过铺路搭桥、修建水井等方式积极参与公益事业,造福当地民众。在公共卫生方面,中国向多个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为当地患者提供无偿医疗服务;开展“光明行”活动,帮助非洲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推动中医药走进非洲,在坦桑尼亚、科摩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共建国家开展艾滋病、疟疾等烈性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支持摩洛哥、津巴布韦等国建设中医药中心。在能力建设方面,中非共同实施“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成立中非职业教育联合会。中国通过援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与当地院校共建“鲁班工坊”等方式,分享中国优质职业教育经验,为非洲培养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项目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形成更多聚人心、接地气的合作成果,共同推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一方面,中国将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优势,持续打造中非合作标志性工程。帮助非洲国家缩小基础设施鸿沟,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港口、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项目,鼓励中国企业参与非洲国家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共建农业、工业等产业园区,为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另一方面,中国将充分发挥援外资源,继续推动更多“小而美”民生项目在非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继续深入开展“鲁班工坊”“万村通”“光明行”等民生工程,帮助非洲国家民众改善生活条件,增进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