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立陶宛宣布终止其国有铁路公司与白俄罗斯国有钾肥生产商Belaruskali(白俄罗斯钾肥)之间的运输协议,称受制裁的国家不能利用立陶宛出口。立陶宛交通部长称国家可以以国家安全为由审查其他钾肥运输合同,其他非国有铁路公司也可能受此影响。
白俄罗斯是全球钾肥主要出口国之一,出口量占全球约17%。白俄罗斯钾肥是世界上最大的钾肥生产商之一,由于白俄罗斯为内陆国,公司的大量产品原本都是先通过铁路运输至立陶宛港口城市克莱佩达,再通过海运出口世界各地。在美国针对“白俄罗斯钾肥”的销售禁令于去年12月8日生效后,该企业的产品仍在途经立陶宛向外运输,因为它并不包括在欧盟针对白俄罗斯的制裁范围中。
立陶宛政府周三声称,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在2018年与“白俄罗斯钾肥”之间签署的运输合作协议侵害了“国家安全”,由此当成是终止该协议的法律依据。立陶宛交通部长马里乌斯·斯库迪斯称,“这只是停止钾肥运输的第一步”。他说,立陶宛还可以以“国家安全”为由,审查任何与钾肥相关的运输合同。
斯库迪斯还警告称,钾肥产品目前仍可以由其他铁路公司运输,因为“白俄罗斯钾肥”公司没有受到欧盟的制裁,立陶宛至少有两家非国有铁路公司可能正在研究接手这项业务。
根据统计,2021年国内氯化钾货源供应量明显低于2020年。且2022年钾肥海运大合同尚未有明确谈判的结果,国际氯化钾价格仍在继续走高的情况下,中国谈判较为困难。在后续进口钾货源补充情况尚不确定的情况下,国内氯化钾货源仍将维持短缺状态。虽然目前国内氯化钾价格持续拉涨,甚至已经接近2021年的最高水平,但不排除将冲破最高点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