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资讯

双碳目标下,石化行业循环经济体系如何构建?从这几方面入手!

2021-07-27访问次数:1559编辑:中国磷复肥网来源: [ ]

7月23日,“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循环经济高端论坛” 在河北正定开幕。论坛紧紧围绕“十四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就石油化工领域重点关注的碳达峰、碳中和,园区循环化发展、塑料循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石化发展循环经济有良好基础和天然优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在致辞中表示,我国石化产业组织实施循环化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和特别的优势,特别是拥有600多家石化基地和园区,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企业间产品间的上下游协同,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最有效的思路和条件。“十四五”石化行业将继续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来实现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加快建立循环化的产业集群。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任揭玉表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典型的资源密集型行业,“十四五”期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各界共识

京化工大学副校长雷涯邻指出,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在工业内部结构中,包括化工在内的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过高。因此,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助力工业实现碳中和目标,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议题。

循环经济模式最终将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脱钩。现有的大量产生废弃物后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将被逐步取代。

中国石油和化工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张松臣表示传统化工行业具有高能耗、高污染、低利用的特点,产业运行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物,严重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化工行业所需资源匮乏,石油、橡胶和化学矿物等资源不足,对外高度依存。在化工行业内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是有效的提升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举措。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在2015年正式实行,在今年颁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更加明确发展方向以及行动内容,规划中对化工行业提出了重点行动,包括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绿色化工是碳中和背景下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化工的主要途径。循环经济模式将帮助石油化工企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痛点,最终实现企业的综合实力水平提升。中国石油化工循环经济研究院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牵头,联合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发起成立,旨在加快推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型。研究院将凝聚政府、学术界、园区、企业及社会各界力量,发挥产业链上下游联合优势,结合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特点。为政府政策制定及企业战略转型提供策略支持,为构建化工行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打造绿色再生化工品的供应与应用链条,探索化工行业绿色转型新模式,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未来,研究院将携手国内外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科研院所、园区、行业协会等机构,就行业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型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等课题进行研究。

双碳目标下的行业循环化发展新思路

双碳目标下,石化行业实现循环化发展将有哪些新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分享了对2060年碳中和的思考:必须从现在规划、替代、创新,必须渐进,与经济发展同步。随着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国将进入信息化时代、可再生能源主导时代、核聚变能源时代、化石燃料向化石材料转变的时代、资源循环利用时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强调不能搞盆景式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必须是全国统筹下的风景式的碳达峰碳中和;必须稳中求进,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层层加码,不能伤了经济的元气;必须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以做加法为主,实现碳减量和经济增量的协同推进;不能再惯性地发展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产业,但减量也要有一个平稳的过渡。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提出了循环经济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六大路径,即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替代原生矿产资源;利用再生金属原料替代原生金属材料;再生有机材料循环利用;生物质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闲置物品再利用;扩大再制造产业规模。

据世界基金理事会预测,到2030年工业生物技术每年可降低10亿到2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可以预见的是,生物制造将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指出,生物制造是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制造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生物制造已涉及到国民经济大多数的行业,通过生物技术的介导,能够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及新业态的出现。当前,生物制造已成为世界各经济强国的国家战略重点,OECD预测,至2030年35%的化学品和其他工业品将出自生物制造,基于可再生资源的生物经济形态将会形成。实现工业制造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突破口就是生物制造。但我国生物制造所依赖的核心载体严重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突出,受制于菌种的生产,亟需通过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张松臣认为,能源革命、能源安全、能源责任成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的三大内在驱动力。能源使用是中国碳排放最大的来源,因此从能源需求侧和供给侧进行改革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重要途径。碳中和目标势必会对化工生产造成一定制约,但会加速化工行业改革。在化工领域,应发挥中石化等大型国企带头作用,促进向绿色低碳转型;控制煤炭用量,优化煤炭资源开发布局。

注重化工园区循环化发展

作为循环经济示范园,河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构建了“三化合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该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同原表示, 作为国家级绿色化工园区,国家级智慧化工园区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我们秉持低碳、循环、绿色创新的发展理念,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强力开展与大院大所的合作,推动国家一流的化工中试基地的创建,着力将园区建成京津冀区域化工产业科技创新的平台基地和共享试验中心,把园区打造成科技引领、绿色崛起、高端现代的新材料产业园区。

对标“双碳”要求,朱黎阳对化工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五条建议:一是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端石油和化工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要优化能源结构,包括资源优化配置、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三是要构建绿色产业链,包括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管理、产业间和企业间交叉融合;四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包括集中供能、污水、集中供能、污水、固废处理设施,绿色交通体系,推动建筑节能;五是要加强园区智慧化建设,即建设数字化园区,碳中和能源监管平台,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本次论坛为期一天半,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北京化工大学和河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