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协会统计,1~5月,我国磷肥总产量611万吨P2O5,同比下降9.3%,降幅收窄。1~5月,全国复合肥生产2127万吨,同比下降5.9%。考虑到磷肥同比下降9.3%、近几年复合肥年均下降3.3%的情况,复合肥产业在疫情期间下降不多。
疫情初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企业生产全面滞后。但经过政府和业内同仁的共同努力,后期生产恢复较快,磷复肥产量没有大幅减少,没有影响市场供应,价格也没有出现异常波动。
其中有两条主要原因,对后疫情时代极具参考意义:一是由于化肥生产与使用存在滞后性,只要组织得当,在产能相对充裕的情况下,政府配套和企业努力可弥补前期产量短缺;二是虽然疫情引发商品需求下降,但化肥行业存在减量空间,原料价格处于同期低位,多因素叠加使磷复肥价格没有大幅度上涨空间。
下半年磷复肥行业运行平稳:一是国内化肥消费量保持稳定。受各方影响,我国已经鼓励扩大种植面积以保持粮食产量和价格稳定,国内化肥的消费量将同比保持稳定,有所增加。
二是国家扶持政策宽松有利于化肥产能释放。国务院不断出台金融扶持和减税政策,使下半年化肥行业生产货币的供应宏观充足,货币价格稳定,有利于生产能力释放。
三是原料价格保持低位,有助于化肥较低成本生产。经济运行转向内需已成国策,行业产出压力正在下降,氮肥出口承压,磷矿和硫黄大概率呈保持供应和价格稳定状态,钾肥的储备量相对充足。因此,磷肥和复合肥价格下半年异动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1~6月氮肥行业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氮肥生产好于去年,氮肥产量有所增长,国内氮肥供应充足,保证了今年上半年粮食丰收。二是氮肥价格与去年相比大幅度下降,虽然原料价格有所下降,但是氮肥产品下降的幅度大于原料下降的幅度。
氮肥企业效益大幅下滑,亏损面明显扩大。具体有以下几点:一是氮肥产量增长明显,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1~5月全国累计生产合成氨2461.1万吨,同比增长3.2%;氮肥产量1704.1万吨,同比增长3.2%;尿素产量2353.6万吨(实物),同比增长6.2%。二是氮肥进出口贸易均有下降,据海关统计,1~5月我国氮肥累计出口196.6万吨,同比减少6.4%;进口量11万吨,同比减少31.7%。三是国内氮肥消费稳中略增。四是氮肥价格同比下降显著。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1~6月累计尿素平均价格每吨1666元,同比下降了12.87%。
根据目前的形势判断,今年下半年,氮肥形势还会延续上半年的态势,市场和生产形势相对平稳,波动不会太大。
主要原因一是受世界经济下行和疫情叠加影响,导致国际氮肥市场价格继续走低,从而导致我国氮肥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二是国内经济持续向好,价格稳定,原材料价格、煤炭和天然气市场价格近期预计不会有太大调整。尤其是近期部分供气单位与氮肥企业用户签订2020至2021年天然气购销合同时,供气单位取消化肥用气下浮5%的优惠。
三是氮肥国内市场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氮肥的需求和农业生产有关,近几年虽然农业表观需求总量在下降,但化肥需求的刚性本质也不断显现,氮肥下降的幅度在逐年减缓。而近几年工业需求在逐年增加,总体来看,氮肥需求还略有增长,预计今后一段时期还会如此。
四是氮肥市场价格已与企业生产成本接近,目前的市场价格是近几年比较低的时期之一,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
近几年虽然产业经历了洗牌期, 很多大型企业退出了行业, 产能得到了调整, 但是总体产能仍然过剩, 目前有近一半的企业还处于亏损状态。预计下半年价格仍然会保持低位, 市场竞争依然十分激烈。
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理事长郑垲:合成树脂:下半年前景看好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合成树脂产业影响空前。但我国合成树脂产业中有两个产品今年上半年逆势增长,一个是用于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的聚丙烯熔喷料,上半年利润率增长迅猛;另一个是用于生产头盔的聚碳酸酯和ABS,受一盔一带政策公布影响,上半年市场行情也非常好。特别是汽车行业情况好于去年,给树脂和塑料改性注入了活力。
此外,上半年聚丙烯、聚乙烯都实现了逆势增长,尼龙行情也非常好,尼龙6价格保持在11000元~12000元/吨,尼龙66更是达到18000元~19000元/吨。
受整体市场和汽车、电子行业回暖影响,预计下半年合成树脂行业将迎来一片大好局面。
其中,聚丙烯、聚乙烯在今年10月之前行情应该较为稳定,但之后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全球市场聚烯烃年产能仍超过年需求量1480万吨,随着未来国内新建装置投产,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
聚氨酯和聚醚市场将有所上涨,由于科思创德国TDI工厂关闭,目前还未有再启计划,巴斯夫重庆TDI工厂也已停产,未来几个月聚氨酯原材料市场将会有一波大涨行情。
开发聚氯乙烯下游高端应用一直是行业难题。在欧美聚氯乙烯是高档塑料制品,外观美、档次高,售价不菲。但在我国,人们印象中,聚氯乙烯是最低档塑料;一些企业在加工过程中追求低成本,在本来已经非常便宜的树脂中加入了大量的碳酸钙和填料,为了应付检测,加大剂量违规使用有毒增塑剂,该添加的助剂不用或少用。不但产品质量不能保证,而且粗制滥造,从而限制了聚氯乙烯在下游市场的发展。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文英:橡胶:上半年降幅收窄 下半年预期好于他国
今年上半年,橡胶行业运行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大幅度降低。工业产值、利润、利税、出口等都同比下降了近20%,但降幅呈现收窄趋势,从3月开始逐月向好。二是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降低,而且降幅持续扩大,出口率同比仍未出现完全企稳迹象。三是行业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更加显著。
下半年橡胶行业运行受世界疫情控制程度影响较大,因为中国橡胶产品比较依赖出口。例如,轮胎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超过40%。此外,11月美国大选也将对世界经济影响深远。
鉴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预测具体产量非常困难,因此简单预测下半年经济运行趋势如下:一是我国橡胶工业总产值可能会下降,但下降趋势将明显好于美国、欧盟和印度等主要橡胶产品生产国。二是汽车工业对橡胶工业影响巨大,下半年中国橡胶工业复苏速度,将依赖全球和中国汽车工业复苏情况。三是近两月橡胶出口逐步复苏,欧洲市场已恢复到90%,其他市场也在逐步复苏,在境外市场持续复工复产的前提下,下半年有望看到出口比例持续回升。
此外,不同橡胶企业也将面临不同情况。比如,医疗用防护手套需求还会继续增长;上半年受汽车销量影响严重的汽车用橡胶制品也将由弱转强。需要特别注意,出口依赖型企业下半年仍将比较困难。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农药:运行整体较好 两极分化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农药行业运行情况较好,主营业务收入1167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112亿元,同比增加4.2%。
需要指出的是,行业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大企业越来越强,许多小企业已被淘汰。因此,与往年相比,规上企业数量在减少,国家统计局今年统计的企业是680家。
农药行业也受到了上半年疫情的影响,但并没有其它行业那么严重。国家层面在抓疫情防疫的同时,特别重视春耕生产,因此保障了农药行业的发展。同时,我国农药还出口到了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受疫情影响,交货量、交货时间和换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风险。
下半年,农药行业希望通过与上下游的对接拓展出新的增长点。对于传统农药,要加强专业化防治组织,特别是在小宗特色作物上能够更加用好农药;对于智慧农业,在飞防、大数据与线上平台等方面有所扩展;在非农业用药领域,由于疫情影响,要在消杀用药、个人防护品等方面争取更好发展。
此外,要提升农药行业本质竞争能力,包括智能化建设和产业链整合。加强科技创新、副产品综合利用以及物联网建设。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文雷:氯碱:生产运行平稳 利润大幅减少
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氯碱行业调整生产,全力生产次氯酸钠、双氧水、二氯异氰脲酸钠等各类含氯消毒原料及产品,同时面对产品消费需求萎缩的困难局面,积极努力做好各自生产负荷调整,保证了行业生产运行基本平稳。
今年上半年主导产品烧碱产量同比下降2.3%, 行业平均开工率77%;聚氯乙烯产量同比下降3.2%,行业平均开工率76%。在困难时期,烧碱和聚氯乙烯开工率均保持较高水平,但是产品市场出现了持续下滑和大幅波动。
上半年烧碱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走势,烧碱价格在6月底比1月初下跌了18%;聚氯乙烯价格大幅波动,6月底比1月初下跌10%,但在4月初一度跌幅达到30%,波动频繁,整体呈V字走势。烧碱和聚氯乙烯今年上半年出口量下降幅度较大,聚氯乙烯进口量同比增加近30%,总之整个行业上半年运行效益大幅减少。
氯碱协会对68家重点企业进行统计,1~5月份合计利润4.6亿元,同比下降90%。去年同期这68家企业年利润是48亿元,今年是4.6亿元,对行业来说,下半年仍是一个大的挑战。
疫情期间,虽然国内整体需求向好,但氯碱产品主要下游行业需求仍未完全恢复,产品出口仍面临重重困难,进口冲击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今年下半年不管是烧碱还是聚氯乙烯各有100万吨/年新建产能要陆续投产,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