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资讯

“长江经济带磷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平台”开放课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9-09-04访问次数:695编辑:中国磷复肥网来源:中国化肥网 [ ]

8月28日,为加快促进长江经济带磷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平台开放课题实践,促进各课题之间协同合作,在世界磷复肥发展大会期间,由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组织筹备的“长江经济带磷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平台”开放课题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
  据悉,该平台由去年11月由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及张福锁院士团队共同组建。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助力行业转型,组织各方力量,在磷矿资源高效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磷资源高效利用农业服务、环境磷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实现长江经济带及农业绿色发展愿景持续贡献力量。
  此次会议是该平台的第三场开放课题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卫峰,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谭应权,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所长郭熙盛,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石孝均,以及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缪振虎,副总经理徐东奎,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沈浩等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此前确定的5个开放课题进行成果验收,并对一个平台战略研究专题和5个新提出的开放课题进行项目评估和探讨。
  会上,来自中国农大、安徽农大、西南大学、吉林农大、河南农大、福建农林等高校的11个课题项目组,聚焦作物的营养和应用技术,围绕磷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创新,展开了介绍和推介。专家组们对所报告项目的进展、优缺点、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徐东奎对已实施的五个开放课题项目提出了肯定和认可,他指出,项目开始后,课题组对六国化工的肥料现状和应用推广市场都进行深入调研,与企业的各大区负责人展开密切的交流;对新课题数据整理和搜集方面,徐东奎也提出了建议,希望课题组进一步加深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深入一线,了解市场和需求,推动产学研一体化高效转换。
  会议总结阶段,缪振虎从六国化工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平台课题组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创新思路。他建议课题组从资源创新的角度,从天然磷矿资源和循环磷资源入手。目前国内中低品位磷资源占比高、利用率低,提升中低品位磷资源的高效利用将备受企业关注;在循环磷资源中,目前六国化工已经实现了厂区污水磷资源100%再利用,实现城市生活污水磷资源循环也是企业十分关注的课题。从磷资源的高效利用创新方面,他指出,目前开放课题主要聚焦于产品和作物,希望课题组还能够从工艺、设备等方面开设高效利用的研究课题。技术服务创新方面,缪振虎表示,目前政府、科研院所、企业都在进行农化服务创新,但三者缺乏有机的结合,终端服务应用推广、产学研用高效统一也是六国关注的课题热点。六国化工目前已建有8个科技小院,建立扎根农村的服务终端,开展区域性农业应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模式创新与大面积应用,切实帮助地方政府和农户解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瓶颈,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可持续发展创新方面,环保是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对于磷肥生产企业来说磷石膏的再利用是企业十分关注的课题。
  张福锁院士肯定了平台启动后,在打造国家级磷资源高效利用工程中心,建设磷资源高效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在典型区域设立一系列科技小院,设立一个院士工作站等工作上的进展和努力,并结合实际情况希望平台成员在平台的总体设计、体系建设和深入实践三方面下功夫,加快平台的发展建设的脚步。他强调:“科研院校承担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一定要扎根下去,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找到突破口,把工作做到实处。”
  此外,会议还对平台的logo设计进行了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