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美双方多轮磋商,7月19日,中、美代表签署了《关于美国输华大米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这是根据中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食品安全法实施的第一步法律步骤。也意味着在中美双方谈判十多年后,美国首次获准对华出口大米。7月26日,中美已就美国大米输华的检验检疫要求达成一致。
谈判为何持续十年之久?
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就开放了稻米市场,但由于当时中美间欠缺植物检疫协定,因此美国稻米一直无法进入中国市场。而随着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不断推进,美国首次获准可对华出口大米。允许美国对华出口大米旨在打破贸易保护主义,这是通过谈判协商作出的决定。目前,美国大米要真正对华出口,还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企业要经美国政府注册并经中国质检总局认可;二是美方需对获得资格的企业生产的输华大米进行熏蒸,熏蒸药物、方法等技术条件需经中方专家评估、确认,以防有害生物传入。
扩大进口大米,并不意味中国国内紧缺
美国农业部统计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种植国和消费国。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6月份公布的《全球粮食展望报告》预测,2017年全球前五名大米生产国分别是中国(1.4亿吨)、印度(1.1亿吨)、印尼、孟加拉国和越南。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7/2018年度中国大米产量预计为1.454亿吨。2013年以来,中国也是大米最大的进口国,2016年进口超过了500万吨。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大米进口量从2011年的58万吨增至235万吨,增幅高达305%;而相应的出口量却较上年减少50%,仅为28万吨。中国从大米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的情况一直延续到2016年。2017年1~5月,中国累计进口大米181.6万吨,同比增长2.42%;同期,中国出口大米44.9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87%,美国农业部预测,2018年中国大米出口将进一步增长。
2011~2016年,我国对外出口大米的数量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大米出口还是按照过去国内大米紧缺的思路来对待的,出口限制较多。而随着近年来国内生产量不断提升,海外对于中国大米进口需要增多,中国对外出口大米的政策也相应作出了一定的调整,从而导致大米出口量出现较大幅增长。
然而,我国进口大米也并非意味着国内紧缺大米。 我国进口大米的主要原因包括:(1)兑现承诺:首先,根据入世承诺,中国每年应按粮食消费量的5%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所以中国进口大米更多的是一种兑现承诺。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公布的《2017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申领条件和分配原则》明确了2017年大米进口关税配额量为532万吨(其中: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266万吨),国营贸易比例50%。在配额范围内,进口大米只需要征收较低的关税,但如果在配额外,则在征收较高关税的同时,还要征收一部分增值税。配额内的大米进口价格或对国内大米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相较配额外的大米,国内生产的大米还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2)国际大米价格低:我国水稻成本高出美国38.6%,由于粮食种植成本较高,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连续上调,近几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已成为市场最高价。目前我国有2.3亿农户,平均每户的耕种面积不足0.5公顷。这种分散化的生产方式,使我国农业在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遇到很大困难。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虽然在增长,但是生产成本也不断提高,推动了国内粮价逐步上涨,导致更多来自国际市场的粮食进入了中国。(3)粮食缺口大:据2016年底发布的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目前,中国粮食总需求的增长预计会大大超过国内粮食生产的增长,总需求为6亿吨,预计2020年会达到6.7亿吨,2030年达到7亿吨。相比之下,粮食总产量的增速将远远低于需求增速,预计在2020年为5.68亿吨,2030年为5.63亿吨。2012年,中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为445公斤,预计2020年会达到479公斤,2030年达到491公斤。
中国进口美国大米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分析
虽然美国大米的产量不到世界稻米的2%,但却是主要的出口国,占全球大米贸易年度的10%以上。出口对美国大米行业至关重要,全球市场占其年销售量的50%左右。美国米以长粒和中长粒为主,与同质量亚洲长粒大米存在100~150美元/吨的价差,缺乏竞争优势。因此美国出口商的兴趣是向中国出售包装大米,满足高端、小众需求。美国稻米联合会也承认“希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美国大米,预计将在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餐饮酒店业率先打开市场。”
泰国、越南等产地的大米价格远低于中国,约有18.5%的价格优势。考虑到运费和实际进入市场难度的影响,美国大米的价格优势并不突出。另一方面,如果要开拓中国高端大米市场,出售包装大米,填补高端、小众的需求,也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不仅是泰国香米、日本越光米等老牌进口高端大米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近年我国一些有特色、品质优良的大米产区以及有实力的粮油加工企业,也正纷纷推出高端大米,如五常大米、盘锦大米等等。而且,随着美国转基因大米丑闻曝光,短期国内消费者对美国大米的接受程度还难以提高,留给美国大米的空间较小。因此,即便我国放开美国大米的进口限制,由此对国内大米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也十分有限。
中美之间,不仅在水稻、玉米、大豆进出口中逐渐打开贸易壁垒,双方在美国大豆、中国输美乳制品、禽肉等方面也将开展进一步的合作。中美农业合作对双方的全面经济对话中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目前中美之间进口大米,主要还是为了解决贸易摩擦问题。中国进口美国的主要农产品是玉米和大豆,这些方面美国的效率非常高,也解决了中国大豆产量不足等问题,形成了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