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江商学院通过对约2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进行的季度调查显示,我国产业经济一季度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产能过剩的覆盖面和严重程度继续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首先,一季度产业景气扩散指数为47,虽较上季度上升一个点,但仍处于轻度收缩区间,其中企业投资不振是主要原因,仅8%的调查企业在一季度进行了固定资产投资。其次,价格、成本有持续较大幅上涨,虽然涨幅小于上季度,但超发货币构成的通胀压力不利于产业在过剩产能出清之前得到有效恢复,需求端拉动不足。第三,生产量扩散指数持平,其中大企业生产量处于扩张状态,但民营企业与上年四季度相比生产量并未扩张。第四,国有和民营企业差距有扩大趋势,国企优于民企。最后,房地产相关产业大多仍处于不景气状态,并未显示出楼市热潮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
从面临的挑战看,一季度67%的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与上季度基本持平,而反映国内需求不足的扩散指数为83,连续第5个季度维持在历史最高点,这说明产能过剩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与此同时,成本上升自上年四季度开始随着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变得较为突出,已经成为产业经济的第二大挑战。有专家分析认为,结合财新制造业PMI和渣打中国中小企业指数的下滑,上述调查显示一季度我国经济在整体回暖的同时依然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尤其是民营企业情况有所恶化,产能过剩的情况似乎也并未得到根本性缓解,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