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国家统计局如何看待CPI近期走势,对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是否还会延续?
确实,今年以来大家对价格问题比较关注,从整个国际情况来看,通胀水平比较高,特别是主要经济体美国和欧元区等,通胀水平都还在6%以上。我国的价格保持了总体稳定,从今年1-2月份的情况看,CPI价格同比上涨1.5%,保持温和上涨。从1-2月份的变化来看,1月份同比上涨2.1%,2月份回落到1%,这种价格变化主要由于春节错月的影响。去年春节影响主要是在2月份,今年春节主要是在1月份。随着春节节后市场需求季节性回落,2月份CPI环比由上月的上涨转为下降,同比涨幅回落,从结构上来看,食品中的猪肉、鲜菜价格环比下降幅度都比较大。同比变化是由于春节错月的影响。
从价格走势来看,随着国内需求的逐步改善,对相关价格的拉动可能会有所增强。从国际因素来看,国际输入性因素比去年有所降低,但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处高位,还会对国内有一定的输入性影响。尽管有这样一些压力,但是全年保持价格总体稳定还是有很好的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库存比较充裕。目前猪肉产能处于合理水平,不具备大幅上涨条件。二是能源供应有保障。去年国际能源价格波动比较大,我们主体能源是煤炭,去年有效释放煤炭先进产能,稳定了能源价格。近些年,石油、天然气增产比较明显,我国能源自给率在80%以上,这些都有利于稳定能源价格。三是工业消费品、服务供给比较充裕。总的看,在保供稳价各项政策措施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