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答记者问8:经济日报记者:2023年我国将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请问,目前工作进展如何?与第四次经济普查相比,五经普有何改进之处?
答:非常感谢你提这个问题,给我们一个机会宣传五经普工作。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有关进展情况。去年11月1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标志着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启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可以说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第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国家统计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作为重大统计工作任务,统筹谋划、加强协调、扎实推进。
一是科学设计普查总体思路,统筹设计投入产出调查。国家统计局将统筹开展经济普查和投入产出调查作为重大统计工作任务,纳入《“十四五”时期统计现代化改革规划》中。2021年下半年,已经在山西等六个地区组织开展了专项试点,论证统筹开展两项调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聚焦服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统计现代化改革任务,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深入研讨基础上,我们研究制定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总体思路。
二是组织完成了普查专项试点,扎实推进普查方案研制。2022年6-9月,国家统计局在北京、天津、河北等14个省(市、区)开展专项试点工作,聚焦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对普查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进行检验。在专项试点的成果基础上,形成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方案(初稿)》,目前正在广泛征求统计系统和相关部门的意见。
三是加强部门统筹协调,推动普查工作部署的实施。经济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密切协作配合。现在各地区已经研究落实部署实施本地区的普查工作。
第二个问题是五经普和四经普相比有哪些变化。一是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统筹经济普查和投入产出调查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统计现代化改革、国民经济核算改革以及夯实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不仅方便统筹调查任务,整合调查内容,优化调查项目,减轻基层工作负担,还有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收集基层数据,提高统计调查数据的协调性,实现经济总量和结构数据的更好衔接。
二是进一步创新经济普查的手段和方式。本次普查将广泛应用部门行政记录,推动电子证照信息等在普查中的应用。采取网上填报与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相结合的一些新方式来开展普查,也将支持普查对象通过网络自主报送普查数据。
三是适时将普查工作情况纳入统计督察内容。严守普查数据质量生命线,严格执行普查方案,规范普查工作流程,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数据质量检查核查,切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适时将这次普查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到统计督察内容。
2023年,国家统计局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普查机构组建、综合试点、单位清查、普查登记准备等各项工作,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圆满完成今年的普查任务。经济普查是对国民经济的一次“全面体检”。在这里我也呼吁,希望得到每一位普查对象的理解、支持、参与和配合,也希望广大媒体朋友积极宣传普查、支持普查、监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