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慧娜:
谢谢。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今年5月份,国务院出台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各地各部门也密集出台了落实措施。请问,农业农村领域贯彻落实情况如何?下一步有怎样的考虑?谢谢。
曾衍德:
谢谢您的提问。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大举措。农业农村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对涉及农业农村部门的各项措施逐条细化、逐项推进,目前已全部落实到位,为保供稳价防通胀、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力度,紧盯不放,强力推进,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从工作来看,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全力抓好稳产保供。这是稳住经济大盘、防通胀保民生的基础,也是我们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方面突出抓好两件事:一是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现在看,夏粮已丰收到手,早稻正大面积收获,要精心组织机收,确保早稻颗粒归仓。但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占3/4,稳住了秋粮,全年粮食生产就稳住了。我们正在指导各地抓好秋粮田间管理,特别是狠抓农业防灾减灾,力争秋粮取得好的收成,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另一个是,保障“菜篮子”产品的供应,重点是要加强设施蔬菜生产,分级落实生猪产能调控责任,统筹抓好牛羊禽、水产品等生产,强化产销衔接和应急保供,压实地方“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第二,全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这是我们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又一个重点任务。主要是通过发展产业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重点是要引导各地立足县域和特色优势资源,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抓手,包括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一业一群、一县一园、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格局,让农民能够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要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确保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致富上来。
第三,全力扩大农业农村投资。这方面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目前,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印发,“1本规划+8项硬件改造+3项软件提升”的建设任务已明确。下一步关键是怎么建。要健全责任落实机制,细化部门专项推进方案,明确具体任务和进度安排。要健全项目管理机制,优先实施群众需求强烈、短板突出、兼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要健全主体参与机制,指导地方编制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指南,引导农民干好自己的事情。健全运行管护机制,把设施谁来管、哪个环节谁负责分清楚。
另一个方面,加快实施农业农村建设项目。目前,农业农村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全部下达,规模比上年小幅增长。下一步要推动优化审批服务,强化跟踪调度,加快高标准农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大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量。同时要抓住扩大投资的有利时机,抓紧启动“十四五”规划安排的重大工程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智慧农业、农业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的问题是,今年以来受国际形势和疫情影响,全球粮食市场剧烈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请问,今年我国粮食生产情况怎么样,接下来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全年粮食产量,端牢“中国饭碗”?谢谢。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 刘莉华:
谢谢您的提问。粮食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的粮食生产遭遇了去年罕见的秋汛、农资价格持续高涨、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国际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等特殊的困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格外关心,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超强的措施抓粮食生产。在中央政策支持和各地工作的推动下,从目前情况看,今年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还是不错的。夏粮早稻秋粮三季粮食,夏粮已经丰收到手,增产28.7亿斤,早稻收获过六成,产量有望保持稳定。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基础,为稳物价稳预期增信心、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支撑。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秋粮占75%,能否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关键还得看秋粮。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今年秋粮丰收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主要是有两点判断:
一个判断是,面积增加。大家都知道,面积是产量的基础。目前,除部分双季晚稻和晚秋粮作物外,秋粮面积大头已落地。初步预计,今年秋粮面积有望超过13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面积主要增在三个方面:一是各地层层压实责任,整治撂荒地、清理“非粮化”、发展间套种,努力种足种满;二是春夏播期间气象条件总体比较有利,土壤墒情比较好,比如去年华南因旱种不下去的今年也都种下去了;三是粮食价格比较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比较高。
另一个判断是,长势总体正常。秋粮的大头在东北,东北粮食占了秋粮的1/3以上,今年东北大部雨水好、墒情足,除了局部地区强降雨造成农田内涝、部分玉米受灾外,大部地区的作物长势都好于常年。南方水稻长势也总体正常,黄淮海、西北地区主要是玉米大豆,长势也不错。
现在距秋粮收获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7、8、9三个月既是秋粮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旱涝、台风等灾害多发重发的时期,还是病虫危害最严重的时候,夺取秋粮丰收还要过多个关口,任务还十分艰巨。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一环不松、一招不落,全力抓好秋粮生产,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重点是抓好三件事:
一是抓好面积的落实。关键是要确保晚稻和晚秋作物应种尽种,种在适播期,特别是指导“两季不足 一季有余”的地区努力发展再生稻,能增一亩是一亩,能增一季是一季。
二是抓好秋粮田间管理。分作物、分区域制定完善秋粮田间管理技术意见,继续组织我们部里包省包片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搞好秋粮的肥水管理,落实关键措施,确保安全成熟、促进单产提高。
三是抓好防灾减灾。重点是要做好洪涝、夏伏旱、高温热害、台风、早霜、寒露风等灾害的防范,实现“龙口夺粮”。加强草地贪夜蛾“三区四带”的布防、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实现“虫口夺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