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化肥打假 > 打假法规
化肥打假

工信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3

2022-07-20访问次数:421编辑:中国磷复肥网来源: [ ]

中国日报记者

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的影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但我们注意到,信息通信业保持了总体平稳的态势,成为上半年经济发展的亮点。请介绍信息通信业的具体发展情况。谢谢。

王鹏: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上半年,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克服疫情冲击,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加快融合,实现信息通信业发展稳中向好。


一是新兴动能加速成长。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2.7%,电信业务收入增长8.3%,高于GDP增速5.8个百分点,为拉动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成为电信业发展重要动力,上半年共完成新兴业务收入1624亿元,同比增长36.3%,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19.9%,行业转型厚积薄发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支撑作用更加凸显。下面从两个维度解释一下:从网络自身的建设来讲,基础设施保持领先,深入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4亿户家庭的能力,5G基站数累计开通185.4万个,其中二季度新增基站近30万个,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数量达到19个,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大幅下降。从服务支撑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融合应用赋能提速,5G和千兆光网融合应用加速向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推广落地,5G应用案例数超过2万个。工业互联网在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安全生产等领域深度拓展,打造了一大批车间级、企业级、集群级新标杆。


三是扩大内需释放潜力。从投资看,上半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1894亿元,同比增长24.6%,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高18.5个百分点,为疫情下通信制造业、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业等创造更多新增量。从消费看,移动互联网流量同比增长20.2%,线上办公、网络直播、网上外卖、短视频等线上应用蓬勃发展,信息消费持续扩大升级。


四是数字惠民走深走实。主要体现为三个提升。用户服务感知提升,基础电信企业对“亲情网”等常用电信业务实现跨区域办理,33家重点互联网企业建立人工客服热线,137家企业接入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信息无障碍能力提升,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深入推进,452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并通过评测。用户权益保护水平提升,累计完成630万次APP检测,实现对我国主流应用商店在架APP的全覆盖,APP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下一步,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加快推进网络建设和融合创新应用,不断推动信息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畅通信息大动脉。深化5G共建共享,持续提升“双千兆”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继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力争全年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个,总数超过200万个。二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一体化推进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实施5G行业应用“十百千”工程,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三是提升百姓获得感。深入实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升级工程,加强电信和互联网用户权益保护,进一步规范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经营行为,营造良好信息消费环境。四是扎好安全防护网。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健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融合领域安全管理体系,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加快发展。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

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对于本次工业经济恢复增长至关重要,工信部上半年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下半年,在推动企业稳产达产方面还有哪些考虑?谢谢。

陶青:谢谢你的提问。产业链供应链是工业经济的筋骨和血脉。3月份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产业链供应链一度面临不少堵点卡点,导致部分工业企业停工停产。我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把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工业稳增长的首要任务,会同相关部门和有关地方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一是聚焦重点区域,全力打通堵点卡点。第一时间建立重点省市日调度机制,协调解决物流运输受阻、上下游衔接不畅等问题。派出前方工作组,加强跨区域协调,做好重点区域疫情防控条件下的闭环管理和稳定生产。


二是聚焦重点企业,建立实施“白名单”制度。围绕医疗防疫重点物资、居民生活必需物资、农业生产重要物资、战略性产业关键物资等重点领域,发布重点企业“白名单”,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同时,指导各地2万余家“白名单”企业实现区域互认,推动协同复工复产。


三是聚焦重点行业,促进上下游对接服务。搭建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建立汽车企业零部件库存小于3天的“红灯”预警机制、大宗原材料供应“红黄蓝”预警协调机制等,逐一推动解决企业反映的原材料供应、员工返岗、物流运输等问题。就像田总刚才介绍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问题诉求5.4万余个,助力上下游同步复工复产。


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产业链供应链日益畅通,工业经济迅速扭转了下滑态势,实现了恢复增长。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的产能也全面恢复。下一步,我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企业稳产达产。一是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监测,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基础上,抓实抓细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推动关键节点企业稳产达产,全面恢复产能。二是指导出现疫情的地区落实好生产过程中的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实施稳定生产方案和应急预案,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的稳定生产工作。应该说,经过3、4月份的冲击和历练,很多企业、很多地方及时形成自己的应急预案,我们现在也非常有信心,在任何冲击下,都能够迅速实现闭环管理和稳定生产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健全大宗产品供需“红黄蓝”预警机制,加强汽车芯片供给,推动区域间、上下游协调联动,确保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当前一些受疫情严重冲击的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困难,请问工信部,上半年在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接下来还有哪些考虑?谢谢。

田玉龙:谢谢您的提问。就像你说的,中小企业一直备受社会各方面关注,受疫情影响和各方面因素叠加,中小企业受到了较大冲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家可能都从报纸上看到了,这些政策是组合式的,包括税收优惠、稳岗返还标准的提升、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减免物业费房租等多个方面。这些措施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发挥了很大作用。有一个最新数据,截至6月25日,全国累计新增的退税减税降费和缓税缓费总的额度约2.58万亿元,受益主体是中小微企业。党中央、国务院实实在在给中小微企业减负,使他们能够在困境中缓过来。


工信部作为中小企业工作的综合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多措并举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效果已经逐步显现出来。


一是推动出台和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多次开会研究,工信部下发了《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4个方面10条具体措施,非常实,着力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同时,认真抓好国务院出台的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措施落实,进一步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解难支持力度,各部门各地方共同出力抓措施落实、政策落实,使中小微企业尽快得到实惠,有体验感和收获感。同时,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就这些政策的落实和减轻企业负担,开展综合督查,推动指导各地加大政策的落实,尽快惠及中小企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尽快发展起来。


二是动员各方力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政策的落地关键在抓好服务,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两项行动,一个是“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一个是“一起益企”服务行动,联合各地对中小企业开展政策服务活动,使这些政策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为中小微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管理,使企业尽快从困境中扭转过来。总的来看,1-6月份各类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组织政策宣贯、协调帮扶等各类活动,服务中小企业2000多万次,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对中小企业政策获得感和体验、收获感更明显。


三是着力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不光要解决困难,还要促进长远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是我们国家稳就业、稳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我们建立了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包括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开展了“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上下游结合,使中小微企业能够尽快发展起来,使大中小企业能够融通发展、共同进步。加快技术改造,开展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赋能行动,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最近我们和教育部、知识产权局共同开展了“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推动中小微企业和高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加快成果转化,这个意义非常重大,使中小企业创新的源泉更多、得到更多支撑。


四是扎实做好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这是近几年我们重点做的一项工作,通过开展防范化解拖欠账款的专项行动,目前集中化解了存量拖欠,同时严防新增拖欠,不断健全长效机制,特别是在各个省都建立了受理中小企业拖欠投诉的相关渠道,使企业投诉更加便利,能够及时处理。加强投诉受理转办、跟踪督促机制,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针对上面这四个方面,要继续深化,做实做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政策措施落地,动员各方资源和力量,加强宣传和服务。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做好政策储备。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把纾困和培优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不断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加强权益保护,尽快使中小企业克服当前困难,实现平稳健康发展。这是我们当前和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