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去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已实现口粮绝对安全,但在大豆、油料等品类上仍然面临一定的产需缺口。今年农业农村部也提出要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请问,目前我国扩种大豆和油料的最新进展如何?下一步措施是什么?谢谢。
曾衍德:
谢谢你的提问。今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的重点之一就是扩种大豆油料。从目前的情况看,各项进展都很好。夏粮小麦丰收增产已成定局,这是今年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亮点。现在大豆油料生产成效显著,有两个标志。第一个是,油菜籽产量明显增加,初步预计今年油菜面积超过1亿亩,单产水平稳定,增产明显。第二个是,大豆面积扩种今年有望实现。目前的情况看,通过推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年大豆面积将明显增加,这是今年很显著的成效。总的看,实现扩大豆、扩油料这两个目标是非常有信心的。
下一步,我们还有一些工作要继续做,夏收期间把夏播大豆面积落实落地,同时加强后期管理,努力实现今年大豆油料面积扩大、单产提高、总产增加,为增加大豆油料有效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长期以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跟城市相比差距较大,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各地一直加大力度补短板,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能否介绍一下相关进展成效?下一步将如何继续发力推进?谢谢。
洪天云:
谢谢你的提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201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部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真抓实干,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今年6月20日,胡春华副总理在福建三明市主持召开了全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各媒体都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作了大量的报道,我在这里很高兴也愿意再给大家介绍相关的情况。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开,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其中,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90%。2018年以来,累计改造农村户厕4000多万户;全国范围内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8%左右。
二是农村脏乱差面貌明显改观,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引导农民群众集中开展卫生大扫除、垃圾大清理、环境大整治,推动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村基本实现了干净整洁有序,各地区立足实际打造了5万多个美丽宜居典型示范村庄。
三是农民文明生活观念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农民屋内屋外更加干净、院里院外更加美丽,农民生活习惯更加清洁卫生,生活方式更为绿色环保。可以说,环境整治改变了农民的卫生观念,改出了农村的生活新貌,树立了农村的文明新风。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要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分区分类施策,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二是突出群众主体。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形成农村基层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农民群众参与的良好整治氛围。三是注重统筹推进。协同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统筹规划建设,促进协调发展。四是强化典型引导,全国各地都已经有一大批好的典型和好的经验,比如浙江的“千万工程”经验、广东的“三清三拆三整治”的经验等等,要树立一批示范典型,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提升。谢谢。